防水套管行業標準化建設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
一、鼓勵企業參加產品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國家已經明確提出對涉及人類健康和安全、動植物生命和健康、以及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的產品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(3C認證),屬于上述范圍的產品必須在2003年8月1日前通過產品認證才可進入市場。有利于企業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、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,它可以確保產品符合法律、法規要求和國家、行業強制性標準要求,是增強顧客滿意的基礎。采用ISO9000國際標準,爭取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,已成為廣大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、加強產品質量控制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。
二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指導企業標準化工作
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新的行業組織。它以服務為宗旨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制定行規行約,規范行業內各企業的行為,還要為企業提供信息和各種培訓。要充分發揮中國各行業協會紐帶和橋梁作用,使整個行業全面健康地發展。行業協會不僅要組織企業專業人員參加標準化方面的培訓,配合有關部門對企業的工作進行監督,更重要的是要經常了解并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,指導企業進行質量管理和標準化工作的實施。
產業標準化建設任重道遠,今后要繼續建立以技術標準為主體,包括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在內的企業標準體系,從而推動企業標準化工作系統、有序、規范開展。同時,將更加注重企業普遍關心的節能、環保、健康、安全等方面標準的制修訂。
三、通過考核驗收促進企業標準化
近年來,國家相關部門要求企業按照規定進行了自查和整改,通過自查和整改,一些企業在外協外購、生產工序控制、產品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建立和落實了檢驗制度。通過檢驗制度的建立和實施,強化了檢驗手段和完善了追溯產品生產過程控制的原始記錄。還有不少企業通過改進工藝技術和加工設備,產品質量穩步提高。